110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快速反应、打击犯罪、服务群众和构建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基层派出所日常警务的重要环节。南通通州五甲派出所积极创新警务机制,围绕110接处警快速出警、准确处置、群众满意要求,努力打造辖区41.84平方公里内接处警“12分钟工程”。在全局110接处警规范度考评中名列前茅,连续两年实现零投诉。 思路决定出路,调研出新规 由于地处南通农村集镇边缘,接群众报警往往存在农路弯曲复杂、地点模糊不准等原因,从群众报警后接警、出警、到达现场附近短的十分钟长的半个小时才能赶到现场,然而看起来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对于报警人来说是急切而漫长的等待,甚至有的人命关天。为此,五甲派出所积极提升服务效能,倡导时间就是生命,时间能够改变事态发展的理念。改变坐等报案、坐等出警的固定警务思路模式,完善和创新110接处警机制,打造快速反应模式,决定在出警车辆、人员装备、协作备勤以及处置、调解流程等方面的规定作出调整,并出台了12分钟接处警工作规范,要求接处警工作从接报警电话开始到现场处理在12分钟内基本完成,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如辖区平和村3组曹某家发生打架。五甲所接到报警后,由于当班民警正在外面处理另外一起警情,勤务指挥中心立即通知备勤民警前往处置。 关键时拉得出、打得响,必须保障先行 一是配最好的车。平时配备车况最好的警车作接处警用车,日常两辆警车待命,值班民警做到装备随身,接到指令2分钟内出警,十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理。二是选最熟的人。由于在农村路小、报警人表达不清楚、村组地点难找等问题,对处警民警和辅警保安优化配置,实行两名民警两名保安一组,每班保证一名熟悉本地情况的民警,其中一名所领导带班,平时由所领导或专职驾驶员驾驶警车,每个处警组均有一名本地“活地图”,即配备一名常驻本地且熟悉地形民俗的社区保安。三是办最快的案。快速处警是为了争取最好的处警效果,及时把矛盾纠纷处结于萌芽状态,当现场判明性质后,对小矛盾小纠纷当场调解,一般情况下处警结束调解结束,不留隐患。对不适宜现场解决的或可能进一步矛盾激化的,立即将当事人带离现场,由所主要领导集中调度安排警力,做好事态控制和处置。 警民合力,实现动态化处警 提高群众的报警速度和警民调解对接的效果,是我们打造12分钟接处警工程让群众满意的重要环节。一是加设治安报警点,提高事发后报警速度。以村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传达室为报警点,值班门卫与派出所建立报警电话直线联系,减少110电话转接的繁冗。二是加强巡防力量调配,提高动态接处警速度。我所统盘考虑将巡防工作与接处警工作相结合,和夜班、专业巡防和兼职巡防。白班巡防每天由民警带保安有警出警,无警选择重点时段,地段巡防。夜班巡防由专职夜巡保安主班,一旦发生突发警情,由勤务指挥中心调度就近赶赴现场先期处置,以协助值班民警的现场处理。三是全方位布局,强化重点时地段快速反应。重点时段由民警带8名村居干部对主要公路平海公路、白龙庙等集镇等地段,采取重点区域带一般区域,重点线路带村组农路,主要集镇带偏远村居、重点单位带一般部位的做法,同时加强对银行网点的定点定时巡防,一旦出警第一时间到达,提高接处警效率。四是加快与村居大调解对接,提高处警处置速度。针对田缘界址纠纷之类的报警,为保证案件类警情的快速反应,遇有此类警情民警到现场了解情况判明性质后,当确定过程简单明了的交由村干部现场调解。 因事施策,提升群众满意度 区分警情,做到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分秒必争,打击严重违法行为保持从重从快。虽然对群众报警处警的反应速度明显改善,却不能解决所有警情的盲区。为此,我所在接到紧急案情出警时,密切保持与报警人的电话沟通,直到案发现场处置结束。把握分寸,做到合法合理合情。针对辖区出现的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到晓之以理、以法,尽最大能力调解,调解不成告之诉诸法律;针对夫妻感情纠纷,做到依法处置、合情合法,待到矛盾缓解及时移交调解部门,受到群众欢迎。(南通市局) (编辑:api 来源:) |
地方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