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即将登上的,是“爱民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颁奖台。 他们即将迎来的,是人民群众真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掌声。 他们即将讲述的,是一段段新时期警民携手同心谱写的动人故事。 阳春三月,来自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200名先进个人和100个先进集体代表齐聚北京,接受属于他们的特殊荣誉——“爱民模范”。 近年来,为履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铿锵承诺,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平安、保稳定,促发展、促和谐,在打击敌人、惩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5.12”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完成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等一系列重大安保任务中,全国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团结奋战,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别是2008年底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全国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要求,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深入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广大公安民警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基层一线、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爱民模范,涌现出了一大批感人肺腑、生动鲜活的爱民事迹。他们与群众共同描绘出一幅幅新时代警民心连心的大爱画卷。 这次受到公安部表彰的100个爱民集体、200名爱民模范,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扶危济困,情系民生,他们心中装满百姓的大情小事 群众需要什么样的警察?焦急时一句贴心的话语,困难时一双无私的援手,都能让群众感受到最真切的关怀。 每一个民警都是公安机关的“名片”,只有民警与老百姓血脉相连,老百姓才能感受到公安工作的内涵和价值。 为了做好这张“名片”,河南省郑州市公安局二七分局嵩山路派出所绿云社区民警王晓生想得非常细。他不仅摸清楚了每一户人家的作息时间,还摸索出了一套敲门的节奏和频率。细心体贴的关怀让他走进了辖区百姓心中,成为大家眼中的信得过的人。 管道漏水了,小孩子在医院门口放炮了,邻居打架了……王晓生说,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有的甚至不是民警的职权范围,却代表了群众对民警的一份信任。“正是这些平淡小事中,让新时期公安新形象,春风化雨般滋润到每一位群众的心田,才能构建和谐的社区家园。” 做一件好事容易,将好事一做到底,坚持数年并不容易。江苏省扬州市公安局维扬分局友谊社区民警徐兆华就是这样的人。13年来,徐兆华像儿子一样赡养照顾着社区孤寡残疾老人许铭荣,老人看病住院,徐兆华跑前忙后招呼;老人舍不得吃肉,徐兆华就把饭做好给老人送去。去年老人去世后把价值20多万元的房产等遗产全部留给他,而他又转赠给社区作为帮困基金。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不一样的语言,这些都不能隔断警民之间的深情。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公安民警是兄弟,是依靠,为边疆群众送去了温暖,送去了幸福。 在位于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科克牙尔乡,柯尔克孜族的聚居区里,有着一名维吾尔族边防警官吾斯曼江,被百姓称为“库瓦提木”(柯尔克孜语意为儿子、力量)。 这片地处帕米尔高原的边疆土地,人均收入不足500元,贫穷落后困扰着村民,也成为新疆公安边防总队喀什边防支队科克牙尔边防派出所副所长吾斯曼江的心头大患。他自己舍不得下馆子买衣服,却每年都拿出1万多元帮助困难群众。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开办“农牧民务工夜校”,为外出打工的村民培训刺绣等技术。他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温室蔬菜,一年下来能增收2000多元。 “群众富裕了,边疆也稳定了。”这是吾斯曼江最大的心愿。 20年的时间,在哈尔滨阿城区松峰山镇的居民心中,松峰山派出所所长王影就像一棵青松,牢牢扎根在大山深处,他就像一泓清泉,滋润着山村百姓的心田。 刑满释放的小飞,提起王影就是满心的感慨。出狱后,在他失去信心,眼看就要重蹈覆辙的时候,王影来到了他的面前。他从自己亲友手中借钱,帮助小飞开了一家小商店。如今,小飞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户,不仅开了大酒店,还吸纳了20多名下岗人员重新就业。 2009年1月,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的女民警黄曼重新穿上了警服,开辟了“黄曼警务室”,为战友尽力排除心理障碍,缓解压力。此时,离那场让她高位截瘫的车祸已经过去了三年。 尽管胸部以下都没有知觉,尽管手指不能动弹,但黄曼依然想着要回报社会。在病床上,黄曼坚持学完了心理学,并且取得了心理咨询的资质。仅仅在涪城分局,黄曼就给100多名民警进行了心理咨询。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黄曼坐着轮椅,走进了北川中学。黄曼不仅把阳光带给心灵受伤的孩子们,还用捐助给她的钱建立了“春天心灵基金”,从经济上资助这些孩子早日走出困境。 大爱,化作无声的细雨,洗涤了内心,净化了灵魂。 在这些“爱民模范”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有的只是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群众做的点滴小事。但正是这一点一滴,拉近了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的心灵距离。民警们赢得群众的支持,往往就是从为百姓解决日常生活中最琐碎的困难开始的。 化解矛盾,维护治安,立足岗位爱民化作工作的源源动力 “人民公安为人民”,不仅体现在公安民警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的爱民情怀上,也体现在在立足岗位化解矛盾、维护治安、促进和谐上。 令吉林省洮南市胡力吐乡的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是胡力吐派出所所长刘德彬为奶牛登“户口”的佳话。 从1981年开始,刘德彬已在胡力吐派出所度过了29个春秋。一次,一户村民家的奶牛被盗,他七天七夜连续排查,驱车千里抓获嫌疑人。当他把奶牛交还失主时,村民们夹道欢迎,受害村民感动得热泪盈眶。 事后,为了保证奶牛不再被盗,他动员村民加固牛舍,并给全乡所有的奶牛拍照片,建档案,登“户口”,把管理奶牛档案作为派出所的重要管理职责承担起来。5年来,他的辖区再没有发生奶牛丢失案件。 在天津市,有个远近闻名的“顺心小区”。这个小区的得名,就源自于居民们对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劝业场派出所鸿生里责任区民警董顺心的衷心爱戴。那曾经是一个紧邻自由市场,治安混乱的开放大院。董顺心为这个大院的3个入口装上了大门,成了一个管理规范,秩序井然的小区。那里的居民一致同意,将这个小区就叫做“顺心小区”。从警23年来,他把真情无私地奉献给了居民群众,广大群众也亲切地叫他“顺心”片警。谁家有了困难,他主动伸出援手;谁家有什么烦恼事,开心事,也愿意找董顺心聊聊。51岁的董顺心是居民们共同的儿子,朋友。 这一点,庄宜生也做到了。这位广东省汕头市公安局巡警支队三大队三中队的副中队长,身患尿毒症、肝纤维化等重症,仅有一只眼、一只手可用,9年多来,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0多名,制止盗窃、抢夺等违法犯罪行为380多次、缴获赃款、赃物价值约22.5万元。 一个身患绝症的病人,用他仅有的一点力气,保护了一方的平安。庄宜生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只要是庄宜生抓贼,老百姓纷纷上前帮忙;不法分子也都听说过庄宜生的大名,只要看到他在,都不敢下手。 一曲曲警民同心曲,唱的是和谐;一幅幅警民鱼水图,画的是平安。爱民警察的事迹感动和鼓舞着群众,他们也自发参与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工作中来。警民联手,共建和谐,这一幕就在广州市西关大屋社区上演着。 2005年3月19日,一个歹徒抢夺女子的提包后逃向民警刘奕鹏所在的西关大屋社区,住在路口的老大爷当即吹响了刘奕鹏发给他们的哨子。霎时间哨子响声此起彼伏,众街坊一呼百应,操凳子,操扫帚,操棍子等齐齐赶来,把抢匪围个正着。 在刘奕鹏的辖区,80岁的顾姨非要加入“夕阳红”巡逻队。问到她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巡逻,顾姨指着宣传栏上刘奕鹏的照片说“因为他!阿鹏这么辛苦,我们也要为他多分担点,他刚来的时候,可靓仔了,现在都瘦多了,我们看着心疼啊!” “两个半小时”,已经成为湖南省常德交警支队民警沈国初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沈国初执勤的路口有所学校,每天早中晚有6000多名学生成群结队地通过校门前的斑马线。为了维持秩序,他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雷打不动。 晴天,他穿着整齐的警服,展开双臂像母鸡呵护小鸡一样护送着学生们上学;雨天,他穿着雨衣,任凭雨水打在他的脸上流进他的脖子,指挥着一辆又一辆车为学生让行。 沈国初在这个路口一站20多年,当初他帮助过的学生已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如今,沈国初再牵起他们的孩子的小手,继续呵护着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走过斑马线。 是什么,让公安民警有了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恒心和动力?用血肉之躯碰发出惊人的勇气和力量? 刘德彬实话实说:“谁不愿意到环境好的地方工作,但一想到党委政府对我的信任,群众对我的信赖和支持,我就张不开嘴说离开。我已经干了29年,适应了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只要胡力吐需要我,我愿意在这里干一辈子!” 16年里,湖北省京山县公安局新市派出所三角洲社区民警廖承枫一直扎根基层,安于清贫寂寞。他从中找到了最大的快乐—— “虽然不是干什么大事,但是调皮的学生能喊我一声‘廖叔’,能考上大学,吸毒人员能重新开始正常生活,成家立业,我就感觉自己成了一名作家,一名雕塑家……这种快乐不如破大案那样迅猛快捷,但是细水长流,我喜欢这种快乐。” “我要珍惜能站起来的每一天,如果一年抓的贼等于过去两年,我就多活了一年,相当于延续了生命的长度。”庄宜生说,一名警察的职责是打击犯罪,看见不法分子在作恶,尽管知道自己身体有病,但不能不管。如果倒下也不能倒在病床上,而要倒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岗位上。” 踊跃推荐,深情寄语,蕴含着群众真挚的感谢和殷切的期待 这次公安部决定隆重表彰的200名爱民模范,100个爱民集体,正是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涌现出的一大批扎根基层一线、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公安先进人物、集体的优秀代表。这是近年来公安部首次在全国公安机关对爱民实践模范进行集中评选表彰。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此次评选活动采取了公安机关内部推选与群众推荐、媒体推选并重的全新方式。 2010年1月,在公安部的支持下,由人民网、新华网和人民公安报、法制日报等10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爱民警察”大推选媒体行动正式启动,包括广大网民在内的人民群众可以直接评选自己心中的爱民警察,并推荐给公安部进行表彰。 以往,类似的评选表彰活动,一般由行业内部评选产生。这一次“爱民警察”大推选将评选的权利交给群众,实现了群众自发推选与公安机关内部评选、媒体行动与官方表彰有机结合。这一打破常规之举,从表面上看,是一次评选表彰活动方式的变革,从深层次看,折射了公安部党委决策者的“群众观”———把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评判权、监督权真正交给人民群众。 爱民警察大推选活动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各地公安机关的踊跃支持。历时3个多月的活动期内,群众纷纷写信发邮件,推荐身边的好警察。截止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自发推荐的“爱民警察”已达到540余名。这次公安部将隆重表彰的200名爱民模范,100个爱民集体中,既有各级公安机关推荐,也有群众自发通过媒体推荐给公安部的。 许多受到百姓支持和推荐的民警都有着群众的昵称:“咱家的警察”、“贴心闺女”,社区的“参谋长”、农村的“守护神”……这些亲切的称呼,体现着群众最真挚的感情。 活动中,各大网站专题网页点击量超过2亿人次,群众投票数超过1.5亿。在各网站 “爱民警察大推选”活动页面上,网民们纷纷通过留言,表达对好民警的赞许、支持和期望。 一些网民留言说,时代需要这样的爱民警察,他们把警察工作当做责任,把人民群众当成亲人,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许多网民认为,警察很辛苦,还常被人误解,其实他们的工作是最劳累,最危险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受委曲,要主动发现他们的先进事迹,为他们多做宣传推介。 一位人民网网民说,平时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与公安民警的辛勤工作密切相关。民警工作好不好,实不实,我们最有发言权。这样的爱民警察大推选活动,真正让我们有机会参与推荐我们身边的好民警,让我们也有了评判的发言权。我也要借着这次推选活动,向曾经帮助过我的民警说一声谢谢。 (编辑:编辑部 来源:公安部) |
中央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