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办理 |  资质申报
 
 
 
 
资讯播报:

“庄户民警”周希胜的14载爱民情怀

时间:2010-09-03 00:00:00 【字号 】 【关闭

       前不久,在周希胜的努力下,因出生时没开出生证明5年来一直不能申报户口的辖区儿童小月,终于有了自己的户口。图为周希胜将小月的户口页交到其外公手里。


  记者面前的周希胜,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如果不是身着警服,他质朴的神情和着浓厚的河北黄骅乡音,仿佛他就是一个渤海岸边地道的农民。

  14年前,周希胜第一次穿上警服,当农民的父亲看到身着崭新警服在镜子前照来照去喜不自禁的儿子,说了一句话,“千万别忘了,你是庄户人家的儿子!

  14年来,周希胜将父亲的那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今年37岁的周希胜,是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公安分局巡防二大队指导员。此前,在2004年至2009年担任渤海新区公安分局中捷农场110特勤大队指导员的5年间,他带领特勤大队民警共接警6063起,其中刑事案件1503起、治安案件2213起,调解各类纠纷1346起,帮扶救助群众625人。

  14年间,周希胜不但以对公安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忠实履行了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更以心怀一片热忱,尽心竭力服务群众的行动和正直善良的品格,赢得了辖区老百姓的由衷信赖和赞誉。

 

“只要你真心对待群众,群众不会为难你”

  去年春天,渤海新区新开工的黄骅新城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当地部分村民因对规划不理解,以施工方毁坏了庄稼为由阻止施工,施工方和村民就此发生纠纷。为防止事态失控,警方在现场设置了警戒线,分开纠纷双方。有关部门前往处理但收效不大,村民情绪仍很激烈。

  此时,周希胜站到了分局领导面前,“我来试试!

  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周希胜尽管是有备而来,可一“出场”还是遇上了“硬茬儿”:就在他刚刚走进纠纷现场的瞬间,一声“警察打人了!”的喊声让周希胜的神经立刻紧张起来。原来,该村一位大娘抱着一捆麦子要闯警戒线,执勤民警刚想拦阻,老人就势坐到了地上。

  见此情景,周希胜赶忙劝老人,“大娘,现在天儿多凉啊,您老坐在凳子上说不行吗?”可老人并不领情,“我挨打了,起不来了,你们给我治病吧!

  这时,周围情绪激动的村民们瞅着周希胜,看这位不起眼的民警接下来到底能怎么处理。

  周希胜也盯着眼前的老人看,看着看着,周希胜心里乐了。

  “大娘,一个月前你们村是不是着过火?

  “嗯,就是我家,怎么啦?

  “您还记得那个闯进火里给您搬电视、找存折的人吗?

  “怎么啦?

  “您老好好看看,还认得我吗?

  “哎吆!恩人,怎么是你啊!

  原来,一个月前的一个深夜,中捷农场场部村子发生火灾,周希胜和巡防队员们尽管在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可一户村民的房子严重过火,随时都有塌架的可能。这户村民家的老太太边哭边拼命要闯进去抢东西。庄稼院长大的周希胜深知老百姓置办点家业不容易,见劝阻无效,从救火的消防战士手中要过一个头盔,披上一床浇过水的棉被,先后进出屋子3趟,在战友们的帮助下帮大娘家抢出电视机、液化气罐、部分现金和存折等物品,就在周希胜第3次跑出火海的一刹那,房顶烧塌了。

  见到这个不起眼的民警跟大娘像老熟人一样坐在地上聊,阻止施工的村民们好奇地围了上来。

  “这孩子不要命,我家着火就是他给抢出来的东西!”大娘对周围的村民说。

  “大娘,我也是庄户人,您如果信得过我,咱有话家去说行吗?”周希胜劝大娘。

  在村民们的注视下,周希胜背起大娘离开现场,身后,一长溜村民跟着返回了村里。

  到了老人家里,周希胜趁热打铁,接着做老人的工作,“将来新城建好了,年轻的可以安排工作,年老的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一件大好事。”

  “孩子我听你的,你是好人,自打给我家救火我就看出来了,你放心,我自己不参与了,也劝年轻人们别阻止施工了!

  事后,周希胜深有感触地说:“像这样‘百年不遇’的‘巧事’不可能总遇到,可有一点,我有深深的体会:只要你真心对待群众,群众是肯定不会忘记你、为难你的!

  2009年,周希胜带领巡防队员通过耐心细致化解矛盾,在黄骅新城基础建设中成功处置阻止施工纠纷17次,没有一次将矛盾上交,既维护了村民的正当权益,又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要替老百姓解急救困”

  周希胜刚当警察不久的一天,跟队友在集市上执行反扒任务。

  在集市上,周希胜远远看见一群人正围着一个摊位指指点点。周希胜走上前去,看到一位摆摊儿卖货的大爷坐在凳子上,头无力地低垂着,周围许多人围观但没有一个人上前救助。

  警察的责任感让周希胜立刻伸出援手。周希胜和队友将老人抱到三轮车上狂蹬500米,将老人送到医院,替老人交了住院费,安顿好老人,又跟老人的家人取得联系后才离开医院,继续执行反扒任务。

  因为周希胜当时没有留名,事情过去很多天后,老人的女婿想尽各种办法、甚至贴出寻人启事,才终于找到了救命恩人。老人的女婿来到公安局,归还周希胜垫付的住院费,还送上一块上书“危难之处见真情”的匾额。

  直到那天,周希胜才知道,老人当时得了急性脑溢血,医生说,要不是送的及时,人肯定不在了。

  这件事,让刚刚穿上警服的周希胜深有感触:在老百姓遇到危难的时候,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就要替老百姓解急救困,就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地去给老百姓办事。

  从此,外出办案途中救助群众、在高速公路上抢救出车祸的伤员这些“分外事”,就成为普通民警周希胜的“分内事”,14年来,他从来没有“回避”过。

 

当警察的责任不只是除暴安良,同样也有责任关心弱者

  当警察的责任不只是处置违法犯罪、除暴安良,同样也有责任关心弱者,让他们体会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这是周希胜的座右铭。

  去年12月的一天,周希胜和巡防队员们接到报警:辖区内有一位昏迷的精神病女患者。抢救过来后该女患者只重复一句话:银楼张刘秀莲。

  周希胜和巡防队员们分析,这个女患者可能叫刘秀莲,家住银楼张村。后根据她的口音判断,其地址应该在山东省和河北省交界一带。经过对山东、河北十余个县市、300多个村庄逐一查找,终于在山东省乐陵市朱集镇银楼张村找到她的亲人。周希胜随后又和新区民政局联系,派专人将刘秀莲送回家中。

  仅2009年一年,周希胜就带领巡防队员为9名外来流浪智障人员找到家人,将他们安全送回家中。

  因为出钱救助困难群众,老家在农村、生活并不富裕的周希胜没少和下岗在家的妻子李海霞拌嘴。妻子一开始不理解,周希胜对妻子说,“警察的职责有边界,但为民服务没有止境。”

  几年来,周希胜先后筹措资金5000余元治愈患精神病的徐某,筹措3000余元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张某购买多功能医疗床,筹措资金2000元为残疾人付某购买燃煤,筹措资金2000余元为智障人员赵某治病,筹措资金1000余元为脑瘫女孩购买多功能轮椅……

  在新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周希胜还为辖区7名极度贫困的人员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为10余名困难群众解决了再就业问题。

(编辑:编辑部 来源:公安部)
 
中央
C1
权威发布
C3
中央
C4
地方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