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他都会以双拐为腿,拖拽着没有知觉的双腿,艰难地迈上派出所楼梯的18层台阶;每天,他都会风雨无阻地准时参加所里的例会,用变形的双手仔细为群众查找原始档案;每天,都有群众为这位高度残疾却热情答疑解惑的民警而惊讶和感动,甚至因他落泪…… 他,就是41岁的天津市公安局滨海派出所内勤民警顾金钟。17年来,他一步步地从高位截瘫和精神崩溃的谷底中挣脱而出,不断地向人生和事业的高地挺进。今年6月25日,天津市公安局为顾金钟记个人一等功,授予他“爱岗敬业的钢铁战士”荣誉称号,授予他的妻子王欣“杰出的人民警察妻子”荣誉称号。 能够站起来,就是他的企盼 17年前的一个夜晚,24岁的顾金钟和战友驾驶三轮摩托车押解一名盗窃嫌疑人前往分局看守所,途中突遇横祸———他被前方违法行驶的大货车探出的铁管击中头部,造成颅骨骨折、颈椎粉碎性爆裂,导致高位截瘫。而此时,他刚新婚4个月。 当CT结果出来时,做过几年护士的妻子王欣哭了,她知道这种病情的严重后果。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互相深爱对方的两颗心碰撞在一起,化成了挑战病魔的巨大精神动力。为学习站立,王欣和派出所派来的民警一起,把顾金钟绑在一个铺上棉垫子的柜子里,然后慢慢地将柜子竖起来,锻炼他强迫性站立。钻心的疼痛不断地侵蚀着顾金钟的关节,全身被束缚的他满头汗水,几乎虚脱。但休息片刻后他仍坚持说:“再来一次吧!”由于训练强度太大,站立时间过久,顾金钟的右脚肿得像馒头,且开始严重变形,但他始终没有中断练习。一年过去了,顾金钟可以在学步车的辅助下移动了,渐渐地,他离开学步车也能扶着轮椅、床沿、墙面或者家具挪动几米了。看到丈夫一点一点进步,王欣忘记了烦恼和劳累,一边照料顾金钟,一边工作。在医院,她拼命地加班加点,就是为了尽可能多积攒一些倒休时间陪伴丈夫去北京治疗。妻子和战友的精心照顾,持续的练习再加上健身器材的辅助,顾金钟终于可以“走路”了———借助双拐一步一步地挪动,这让他和妻子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几年后,他从精神上站起来了 身体的康复初见成效,而修复精神的溃坝才刚刚开始。心灵的创伤撕扯着这对年轻的夫妻。第一次用轮椅推着丈夫出门,王欣就遇见了一位老同学。而老同学那惊诧、怪异的目光,让她几乎是落荒而逃。妻子同学的目光也深深地刺痛了顾金钟的心,他落泪了。可以说,那段时间是顾金钟饱受磨难、身体最艰难、心灵最灰暗的时期,他不忍让妻子背负着这样沉重的包袱走完一生。顾金钟的精神变得压抑,情绪暴躁,原本就性格内向的他更加沉默寡言。 这些微小的变化被王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此,他们家里变得热闹起来,不少穿警服的同事应邀来他家做客,一起喝酒吃饭、说笑话。慢慢地,顾金钟融入了大家谈话的氛围。王欣还将顾金钟带到闹市区,只要见到熟识的人就上前打招呼,把顾金钟介绍给他们,让他们聊天,甚至带着顾金钟去青岛、海南旅游。走出去,让顾金钟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了人世间的大爱真情,更矫正了顾金钟因病而变得扭曲、自卑的心灵。 几年过去了,顾金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生活不仅基本可以自理,还可以拄着双拐上下楼,他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和以前一样了。充溢着幸福的王欣由衷地发出了感慨:他真的站起来了。为了让顾金钟更加自信,王欣手把手教他在电脑上学习打字、制作表格,让他看更多的法律书籍;派出所民警到他家聚会,顾金钟更愿意听战友们讲所里的工作。此时,重新工作、上岗成为他心中最大的渴望。 站起来,就要走得更远 2004年3月25日,让顾金钟永远难忘。经过他再三请求,单位领导同意让他重新回归,做派出所管理档案的内勤。那一天,身穿崭新警服的他,拄着双拐再次踏进派出所,战友们用长久热烈的掌声欢迎着这位重新归队的兄弟。 整理原始档案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许多四五十年前的老档案已经发霉,纸张粘连在一起,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儿。顾金钟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档案一页一页地揭开,粘贴、补漏、衔接、装订成册,这一干就是4年,他共重新整理并录入归类近10万人的信息。此外,每年还有近2000册各类新卷宗被整理归档保存。在顾金钟的办公桌上,码放着几摞需要录入的卡片,他为自己制定了“每天录入100页,当天有事无法完成,第二天一定补上”的“任务”。他这种对自己近乎苛刻的工作要求,感染激励着所里的每一名民警。 由于行动不便,常人仅需1分钟就能走的路,顾金钟往往拄着双拐得用10多分钟。每天要接待几十名查档群众的他,为不增加群众的等候时间,他近乎苛刻地控制饮水数量,以便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他的办公室离档案室虽然只有十几米远,一天下来,他也至少要来回几十趟,遇到“疑难杂症”甚至还要跑上百趟,有时还要加班加点,晚上回到家里,累得他全身肌肉僵硬,连吃饭的筷子都拿不住。 顾金钟并不满足管理档案,主动向所长提出接手华北油田的户籍管理工作。华北油田的户籍是历史遗留问题,早年“641”油田会战,老一辈石油人从天南地北赶赴大港而落户天津,有1万多人的户籍为空挂户口,人户分离,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接手该地的户籍管理工作后,顾金钟一头扎进了档案室,一页一页地核对勘验,一本一本地甄别筛选,将1万多人的户籍档案重新进行了整理,并分别录入了计算机。 被顾金钟感动的,不仅仅是身边的民警,更多的是普通群众。150多名已到上学年龄的孩子随母亲落户外地,根据相关政策可以随父落户津城。每天上班时间,顾金钟的办公室总是围满了人,焦急的家长们递交上一份份资料给顾金钟审核。而有些从河北沧州、河间、任丘赶来的群众找到派出所已是临近中午,下午返回的班车却在2个小时后就要发车,为了节省群众的时间,高度繁忙的顾金钟尽管口干舌燥,却不敢多喝一口水,到吃饭时间也只是用面包和饼干来充饥,抓紧一切时间干工作。后来,那些办妥落户的孩子为顾金钟寄来了照片,照片背面都写着他们祝福的语言。捧着那一张张充满童趣的照片,顾金钟和妻子喜极而泣。这个注定再也不会有自己孩子的男人对妻子说:“他们都是咱们的孩子。为咱家的孩子做事高兴。”那一刻,他们眼里盈满幸福的泪水。 为群众做事带来的快乐像一团火焰燃烧着顾金钟的心灵。为方便群众办理各种户口事项,在妻子的帮助下,顾金钟建立了华北油田常住人口专属的QQ群,他每天晚上定时在线解答问询、回复留言,公布户口管理举措和联系电话,有时还与网友们在线交流,听取他们对于户口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 顾金钟将群众视为亲人,在工作中从来不惜力气,他在为群众服务中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在快乐中种下幸福的人生。为了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户籍变更、落户报批的进度,顾金钟还将有关工作情况制成表格,让赶来打听消息的群众一目了然。他说:“多一层透明度,群众看了心中有数,就可以少些误解,多些对咱们警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常怀感恩之心,顾金钟回报社会的就是将自己的心交给他深爱的人民群众,让生命的价值再一次升华。 光阴似箭。在重返工作岗位的6年里,顾金钟录入案卷、信息资料近25万条,整理档案2.5万余册,办理户口事项3000余件,接待群众1万余人,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妻子王欣也在事业上不断进步,成为所在医院纪检监察室主任。 有人说,是王欣的不离不弃才让顾金钟走到了今天。“17年的风雨坎坷,我们俩何尝又不是互相支撑。他的那份坚强始终在感染我。他才是生活的强者,才是真正的英雄!”王欣这样说。 (编辑:编辑部 来源:公安部) |
中央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