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的最西北,有一个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的小山乡———洮南市胡力吐乡。全乡总人口9000多人,年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并不好。但这里社会治安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连续十几年保持着洮南市18个乡镇治安刑事案件最低发案率、最高破案率。这些,是与47岁的洮南市公安局胡力吐乡派出所所长刘德彬的努力付出分不开的。 对待工作毫不懈怠:把辖区当成自己的家 胡力吐乡是蒙古族自治乡,地处两省区、三市旗、五乡镇的结合部,治安状况复杂。1990年,刘德彬请示乡党委、政府,并获得群众支持,建立了乡治安联防队。 除了白天的例行巡逻外,每天晚上联防队员9时准时出发,一夜巡逻5个村。遇到治安形势不好的时候,一走就是一夜,巡逻里程长达二三十公里。当时条件极其艰苦,刘德彬与联防队员只能骑着自行车巡逻。 十几年过去了,刘德彬带领联防队坚持晚上巡逻的制度一直没有变。 治安联防队逐渐成熟后,刘德彬又积极争取乡领导的支持,实行“十户联防”制度,投资3万余元在全乡10个村、19个自然屯设立了21个治安岗。这些年,仅通过治安联防就抓获了26名正在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制止各类违法犯罪50多起,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0多起。 针对辖区村民奶牛被盗的案件,刘德彬一方面动员养畜户加固圈舍、院墙、大门,安装防盗报警器;另一方面,他借来了照相机,把全乡奶牛全部拍照、编号,建立奶牛管理档案。从2004年到现在,胡力吐乡再没有发生奶牛被盗案件。 对待群众热心贴心:用行动实践“人民警察为人民” 胡力吐乡距离洮南市160公里,乡村山路崎岖难行,群众来派出所办事非常不便。为此,刘德彬提出群众来办户口、身份证必须当天来当天办,绝不让老百姓“跑瞎道”;如果当天办不了,必须说明原因,等办完后送到群众手里。 有一年大年三十上午,刘德彬在所里值班,双发村张姓村民来开户籍证明,说大年初二要到外地打工,想提前办理。刘德彬立即开车把户籍员从家里接到派出所,帮他办理手续。小伙子高兴得连声道谢,说没想到大过年的还能开证明。近3年来,刘德彬为群众上门送户口簿、身份证500多件。 2001年,上级部门为派出所配了一辆车。刘德彬认为,车是办公办案用的,也应该是服务群众的。他赶制了一批“便民服务卡”,印发给全乡2400户村民,写上“群众如有急事,又无交通工具,在派出所车辆完好的情况下,不收任何费用,及时出车。”这些年,只要群众有需要、有难事,不管什么时间刘德彬都立刻出车,不收群众一分钱,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乡里的110、120”。 从2005年开始,发放低保和救济款由现金改为支票。由于乡里没有储蓄所,群众需要到15公里外的万宝乡信用社取钱,往返不便。得知此事后,刘德彬主动承担起为年老体弱的群众取钱的任务。遇到有人着急用钱时,他就用自己的钱先行垫付。乡里农经站、粮库等单位每次有大额现金往来时,刘德彬都帮助押运和看管。 刘德彬以人民警察博大的爱,温暖着胡力吐乡百姓的心。 对待法律不打折扣:做一名干干净净的执法者 在地方派出所工作29年,刘德彬与老百姓有了深厚的感情。执法工作最难过的就是人情关,但他牢记自己的准则,对违法违纪的事绝不开口子、卖人情、讲价钱。 2000年,村民孟某的长子因盗窃被派出所抓获。孟某与刘德彬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在刘德彬最困难的时候还帮他盖过房子、张罗过家具。仗着这层关系,孟某开车拉来两麻袋土特产,放到院里就走了。刘德彬回到家听说此事,连夜将东西给送了回去,第二天依法将孟某的儿子送进了看守所。 新启村村民陈某因为盗窃被判3年有期徒刑,出狱后一直在内蒙古打工,没有办理户口。后来他在外地找了媳妇,生了孩子。孩子到上学年龄时他才想起落户口,于是就带着礼品来到刘德彬家。刘德彬谢绝了他的礼品,却把补办户口的事承担过来,从填表到审批,都没让他犯难。 多年来,来派出所办事和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一律到乡政府食堂就餐。有些亲朋好友说刘德彬“抠门”,他只是笑笑。 大爱无言洒山乡。29年来,刘德彬就如同一颗永远向内旋转的螺丝钉,将生命中的一切都与胡力吐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紧紧地契合在一起,风雨兼程,无怨无悔。 (编辑:编辑部 来源:公安部) |
中央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