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长安网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如何为校园安全织密“防护网”2016-03-15 09:24 来源:人民公安报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指出,学校是青少年除在家之外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校园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事关民生、事关稳定。遏制各类校园安全事故,为孩子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强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 “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在校学生因道路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用电等问题受伤甚至死亡。这些都为我们在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方面敲响了警钟。”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副局长梁志毅指出。 梁志毅告诉记者,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目标,一直是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的重要工作。2014年10月,佛山市公安局联合市教育局建立了佛山市中小学法制、禁毒、交通、消防“四校长”工作机制,在全市每个中小学都配备了“四校长”。 记者了解到,“四校长”工作机制要求“每周一次通报,每半月一次巡逻,每月一次检查,每季一次教育,每年一次演练”,旨在大力提升学生遵纪守法和安全意识,加强学校周边交通和治安秩序治理。 梁志毅告诉记者,一年多来,佛山市以“四校长”工作机制为载体,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和演练约4800场次,发布安全教育警示信息180余万条,受教育学生近300万人次;青少年溺水事故同比下降45.9%,死亡或失踪人数同比下降40.5%;全年未发生学校火灾事故,全市连续13年实现校园学生无涉毒。 “今年全国两会,我专门带来了‘四校长’工作机制的建议,希望能够在全国加快推广这样的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我国在校中小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梁志毅说。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梅葛文化传承人自贵菊也十分关注校园安全问题。今年全国两会,她带来了设立“校园安全周”的建议。 “近年来,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校园安全工作,但仍有部分学生因为安全意识淡薄而受到伤害。”因此,自贵菊建议,把每个学期开学第一周和临近放假的最后一周设立为“校园安全周”,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组织应急疏散演练,也可以组织学生查找学校或家庭的安全隐患,完成安全教育作业。通过安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学会识别、发现、规避身边的安全隐患。”自贵菊指出,以开展“校园安全周”活动为契机,还可以建立教育部门、公安部门领导挂点联系学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校园安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工艺设计师张淑芬对女大学生的安全防范问题尤为关注。 近年来,一些女大学生因为乘坐“黑车”、独自旅游导致失联遇害的案例时常发生。张淑芬分析指出:“女大学生普遍防范意识薄弱,社会经验不丰富,在遇到侵害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此外,很多高校忽视了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张淑芬建议,各大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教育,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并进行模拟训练,让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所得。“学校也可与公安部门联手,将实际案例搬进学生的课堂,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和应对危害的能力。” 遏制校园内部暴力 与学生因外部因素遭受伤害相比,校园内部滋生的“学生伤害学生”事件更引人深思。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常发生,在引起社会广泛关切的同时,也引起了人大代表的强烈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认为,立法、惩戒机制和教育机制的缺失,使国内“校园暴力”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次,没有上升为法律议题。干预机制的滞后让“校园暴力”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易红建议,应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改进学校教育,有效遏制“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校园暴力猖獗,各州通过修法对参与校园暴力的青少年特别是群体犯罪加强刑事惩罚,从而有效遏制了校园暴力。建议参考这一做法,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相关法律,对校园安全的内容予以明确。对校园侵害情节恶劣者依法判处刑罚,对于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也要做出更细化的规定,便于各地司法机关在惩治该类行为时有统一的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认为,法制教育才是遏制校园暴力现象的治本之道。“法制教育一直没有真正进入课程,我给教育部提的建议就是法制教育进入课程。” “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都不能缺少对校园安全的关注。这些虽然是老话题,但需要新的内容来填充扩展。在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法制教育仍很薄弱,需要一个系统的法制教育课程来完善。为了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学校应设立法制老师及专门的法制教育课程。”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说。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 (编辑:宇龙 来源:长安网) |
中央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