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份报告对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做了很多重要论述。 那么,众多专家、教授都是如何解读的呢?和正义君一起来看看吧。 点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专家:法治建设将是所有党政军机关大事 张效羽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这也是本次报告中法治论述的一个亮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贵在“全面”,全面建设法治中国,要在党中央的集中领导下,调动全党、全国、全军、全社会的力量推动法治建设,为此必须加强对法治建设的统一领导,更好地协调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全环节工作,使得法治建设不仅成为政法部门的大事,也要成为所有党政军机关部门的大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不仅针对人民群众的权力活动要依法进行,也要求党内针对党员干部的权力活动也要依法依规进行;不仅要让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享受到法治的保障,也要让党员干部的基本权利受到法治的保障。为此,推动“两规”措施法治化,用留置措施取代“两规”措施,使得传统“两规”措施能够在法治轨道上实施,也是事关所有党员干部切身权益的重大法治举措。 支振锋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在全面依法治国上,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稳定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方面,都需要法治建设能协同跟进,都需要依法治国予以保障。 点赞反腐败国家立法 专家:今后反腐工作将会持续化、常态化 高波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使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结合起来,形成反腐合力。 庄德水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目的是实现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统一。希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把党内法规制度中的有关内容上升到国家法治的层面。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反腐败的要求,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围已经形成。目前要进一步扎紧笼子、篱笆,让制度反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今后的反腐工作将会持续化、常态化。我国反腐工作将进入一个新时期、新阶段。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制定国家监察法用留置代替“两规”,是依法反腐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北京、山西、浙江三个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地方,已经有留置措施运用的案例,这意味着依法反腐站上了新台阶。 点赞全面从严治党 专家:党员作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庄德水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立了党建工作新的格局和新的体系,一些具体内容如反腐败、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都囊括其中。 高波 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 长期以来,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等腐败奢靡现象屡禁不止,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后,社会风气变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乃至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张效羽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党的执政必须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这其中的底线就是依法执政。党如何依法执政、如何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实现领导、如何通过党内立法和国家立法的方式确保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大课题。 刘德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就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大力提高素质和能力,增强应对困难和挑战、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适应、不作为的要坚决调整。 (胡仲涛) (编辑:中国安防资质网 来源:长安网) |
地方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