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阻断谣言 惩治力度越来越强 网络谣言渐无生存空间 依法治国五年 我们身边的变化 法制网记者 范天娇 “合肥政务区森林海小区14楼突发大火,据爆料是书房充电器爆炸引起的。” 9月11日11时许,正在安徽省合肥市政务区上班的张女士手机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她打开一看,是朋友发来的网络文字截图,问她所居住的小区是不是着火了。张女士淡定地回了两个字:谣言。因为她已经看到了警方发布的辟谣信息。 从发现到处置这条谣言,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随着依法治网的大力推进,对造谣传谣的依法打击力度越来越大,相关部门辟谣机制日益完善,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快速“围剿”谣言 前不久,合肥共享单车差点被卷入一场安全信任危机。 原来,3个合肥本地的微博“大V”在网上发起一个关于小黄车座椅被人暗藏“艾滋针”的话题,为了增加文章的可信度,文字下面还配发了多张小黄车上扎有细针的照片。 小黄车运营人员说,所幸合肥警方及时介入调查,很快就还原了事实真相,止住了谣言扩散。 “我们调查了解情况后,用微博执法账号私信发布者,要求他们立刻删除帖子,并联系市局指挥中心和属地公安分局进行线下调查处置。”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三大队民警许志毅说。 当晚,警方依法对实际博主张某、史某进行传唤。两人承认是为了博人眼球、吸引粉丝,才发布了这则虚假消息。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两人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9日。 许志毅说,网安支队还通过合肥警方官方微博微信矩阵和新闻媒体对外发布了辟谣信息,形成了对谣言的“围剿”。微博运营方也随即对造谣的微博账号进行销号处理。 今年以来,合肥市网安支队及时发现查处了50余起谣言信息,均做到第一时间阻断谣言,有效维护了网络秩序的和谐稳定。 “网络谣言的危害性非常大,必须依法予以打击。我们感触很深的是,打击网络谣言的法律力度越来越强,法律边界越来越清晰。”网安支队二大队民警王文豪说,以前对网络谣言多是治安处罚,如今法律已将网络谣言入刑,明确构成犯罪的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不仅为公安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对执法行为进行了规范,既能提高网民的守法意识,也对不法分子形成强大威慑。 执法走向“前台”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6月1日起,合肥网警在微博、微信、贴吧开设公共“合肥网警巡查执法”账号,24小时在网上巡查包括谣言在内的各类违法犯罪和有害信息,成为全国首批开通公共账号的网警之一。随着网络不断发展,合肥网警的巡查执法范围也不断扩大,执法程序也不断完善。 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孙吟龙介绍说,以前网警主要是开展网上有害信息巡查,发现不良信息后通过派出所对发布者进行警示教育,从巡查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获取线索的渠道看,都是有限的。 “如今不一样了,网警开通执法账号亮名身份,慢慢地走向‘前台’,不仅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巡查,接受网民在线举报,遇到发布轻微不良信息的,还可以直接利用私信、公开点名等方式,就像拍拍发布者的肩膀,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删除帖子、消除后果。”孙吟龙说。 需要注意的是,“拍肩膀”执法只是针对轻微不构成处罚的违法行为,除此以外,公安机关有严格规范的调查处置流程。孙吟龙说,发现疑似谣言后,网安支队会将情况通报给合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属地公安分局,同时开展线上联系核实和线下实地调查,确定是谣言无误后,会找到造谣者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并利用警方自身和外界平台,及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辟谣。 “我们的发布渠道如今丰富了许多,除了通过传统媒体发布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合肥公安的新闻宣传部门以及合肥警方的自媒体矩阵,分分钟发布出去,权威性更强,而且还可以与媒体合作,针对本地群众进行弹窗推送,精准度更高。”孙吟龙说。 记者手记 网络谣言曾是互联网空间的一大毒瘤。不过,随着依法治网的大力推进,网络谣言几无生存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重拳出击整治网络谣言。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可以定罪。2015年11月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加大了对网络谣言的惩治力度,明确将利用网络编造、传播虚假信息以及利用网络实施犯罪行为入刑。在打击网络谣言方面,完善立法的脚步一直未停歇,法律的惩治力度越来越强。 有了法律保障,执法部门更有了执法“硬气”。当网络谣言出现后,执法部门能够依法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形成强大威慑力。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权威机构则能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事实证据,阐释事件的来龙去脉,澄清事实,取信于民。 随着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的推进,公民个人的守法意识增强,不造谣、不传谣日趋成为共识。 谣言,止于智,更止于法。 (编辑:中国安防资质网 来源:长安网) |
地方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