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平安中国 法制网记者 蔡长春 一对远隔重洋的夫妻通过网络视频,在法官的主持下,就离婚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和平分手。日前,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人民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利用“E”调解平台,成功调处了一起夫妻双方国内外分居后诉讼离婚的案件。 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创新,在熟练运用人民调解、专业调解、行政调解等调解手段联合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上,通过融入科技、文化、心理等要素,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有效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科技助力创新 以科技为支撑,眉山市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矛盾纠纷网络调解平台,创新实现了矛盾纠纷在线辅导、在线调解、网上分流、在线申请司法确认及电子送达、在线接访,方便了人民群众,提高了纠纷解决效率。 据介绍,通过自主研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管理平台,眉山市实现了数据管理、案件研判、视频指导,促进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精细化、智能化,基本实现了党政、当事人、社会三个满意。 事实上,当前眉山市仅7%左右的纠纷通过司法裁判解决,80%左右的纠纷都通过柔性方式源头化解,13%左右的纠纷通过诉调对接、先行调解高效化解,整个纠纷解决现状呈现出良性梯次结构。 这样一来,眉山信访总量也从过去的四川信访大户,到连续9年居于全省末位,至今未发生一起在全省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江苏则通过创新民意跟踪监测机制,用数据说话,赢得了群众的满意和点赞。 南京市公安机关全面建立“民意110”,逐步形成了集主动发现问题、受理投诉、整改反馈、跟踪问效、深度研判为一体的南京公安民意跟踪监测机制。 具体操作上,南京公安首先组建起“一站式”工作架构,设立独立建制的警务效能监察支队,新建了800平米民意跟踪监测中心,自主研发“民意110”平台,打通公安窗口业务数据的关联共享。 在此基础上,南京公安进一步构建起“全覆盖”的监测网络,对群众意见实时短信回访,并引入第三方独立访评机制,定期开展电话调查,整合原有投诉举报电话,开通87110110民意热线,对群众投诉和不满意事项“一站受理”,并将民意结果应用于绩效考评、警务决策和队伍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化促进和谐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安徽省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人们大多耳熟能详。 安徽充分发掘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弘扬“本土基因”平安文化,以文化人、以文创安。桐城市创造性地将倡导“六尺巷”典故所蕴含的礼让文化与辩法析理相结合,率先在法院系统应用于司法实践,通过“听、辩、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今天不把话说清楚,我还就不走了。”去年8月10日,桐城市龙腾街道某行政村内,村民王某在邻居齐某家不走,主人无奈向辖区司法所求助。所长叶大全得知情况后,赶紧来到现场,发现原来是因1.24亩抛荒土地经营权引发了纠纷。 早些年,王某为一家生计外出打工,其二轮承包的1.24亩土地不得已抛荒,邻居齐某见着可惜,就一直耕种。本来两家相安无事,如今从外地返乡的王某想要回这块地,但齐某早已视为己有,双方因此僵持不下。 眼见双方各不相让,叶大全没有当即指出对错,反倒为当事人讲起了家喻户晓的“六尺巷”故事。听完故事,王某的态度逐渐缓和,表示齐某若能归还土地,愿意支付一定补偿。 叶大全赶紧趁热打铁,劝说齐某点了头。就这样,一场纠纷在典故文化的熏陶下冰释全无。 此外,安徽省望江县倡导“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现代孝德孝义;革命老区岳西县继承红色革命传统,弘扬新时期奉献精神,组建基层维稳应急救援队伍;宿松县激活传统乡贤文化,建立乡贤工作室,设立乡贤帮扶资金,发挥能人贤人带头作用,引导乡村民风建设,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搭建特色平台 今年1月,有群众到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和平村6组彭永观家的“巷邻坊”党建服务点反映,位于该组的东西河道已经有很多淤泥,且离老百姓家的房屋很近,容易坍塌。 听闻情况后,“巷邻坊”负责人老彭及时向村委递交群众反映,村干部实地查看并讨论,认为可以疏浚并可对河岸进行打桩加固,经上报镇相关部门遂确定于3月开始施工。 上海“巷邻坊”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将众多基层矛盾纠纷化于无形。 据悉,金山区吕巷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探索出党建引领下的“群众帮群众”自治平台,在全镇建立起107个“巷邻坊”党建服务点,采用“1+2”模式配置工作人员,即由村民小组长、党小组组长和妇女信息员组成团队,面对面倾听和解决群众的急事难事。通过“巷邻坊”,实现了服务点就在家门口,凸显一个“近”;信息员就在身边,体现一个“快”;办事员就是群众,突出一个“活”。 黑龙江省组建起“法律诊所”,搭建了第三方矛盾纠纷化解、社会联动共治新平台。哈尔滨市将高等法学教育“法律诊所”模式嫁接于社区,发挥地校合作优势,联合驻哈10余所高校,在全国首创了“法律诊所建在社区、法学专家走近群众、打造第三方调处矛盾平台”的新模式。 据介绍,法律诊所由当地党委领导,综治部门协调,法学会指导,社区书记或主任兼任所长,由法学专家、律师和志愿者组成,以“接诊、问诊、巡诊、会诊、网诊”服务方式,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调处各种矛盾纠纷。 创新永在路上 围绕重点群体开展经常性心理疏导,是山东省胶州市的一大发力点。胶州市通过健全社会心理服务,建设“敞亮工程”,突出“特殊领域、重点领域”效果,取得了显著成效。 胶州市着重加强特殊领域的“一线预防”,对重大项目建设涉及群众,把握土地征迁、房屋补偿等关键环节,事前、事中、事后一体用劲,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累计化解各类纠纷隐患4356起。 同时,胶州市加强重点人员的“立档盯防”,把刑释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作为心理疏导的“关键少数”,借助“N+1+1”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专题分析、系统归档,作为心理服务的参考依据。 此外,胶州市还加强弱势群体的“定责走访”,建起中高考学生“敞亮工程”,对辍学未成年人、农民工、留守老人和儿童以及性格冷漠孤僻人员,依托网格化工作“底座”,充分发挥11139个网格员作用,走村入户搜集信息,第一时间掌握群众心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介入预防,切实将安全隐患消除在初始阶段。 山西省永济市则通过探索市场化运作风险评估,实现了“多元化解”调解网络全覆盖。 永济市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总揽经济社会发展、源头预防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成立了河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司,市场化运作进行风险评估,彻底改变了“项目一上马,矛盾跟着来”的局面。 按照“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的工作思路,永济市在矛盾多发领域建立了十大行业调委会,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建立了13个“个人调解室”,大量矛盾化解在网格、化解在镇村、化解在行业内。建立了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访调对接、政调对接等调解衔接机制,确保所有矛盾纠纷都有调解渠道。近五年,全市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587件。 法制网北京9月15日讯 (编辑:中国安防资质网 来源:长安网) |
地方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