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联合国9月12日电 综述:彰显东方智慧——唱响联合国的中国词汇 新华社记者 马建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共商、共建、共享”……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随着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全球治理贡献的增多,被陆续写进联合国决议文件,成为彰显东方智慧的联合国官方词汇。 “共商、共建、共享”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指导原则。11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首次将这组中国词汇纳入联合国文件,并且使之与此前已纳入联合国文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文出现。 在“联合国系统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议题下,第71届联大通过“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要求“各方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联合国作用”,同时重申“联合国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说,这表明上述理念以及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联合国的贡献。”在前不久的一次专访中,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开口就对新华社记者说出这句话。 施泰纳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吻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呼吁全世界相互依存、加强合作。事实上,合作共赢是联合国的核心理念,只有合作才能够落实联合国的和平发展理念,才能够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决议,呼吁国际社会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后,“一带一路”这个打着深深中国烙印的词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道被写进联合国决议。中国理念回声再起,在国际社会汇聚起越来越多和平发展的希望和力量。 联合国决议陆续纳入中国理念的背后是中国对世界日益增多的贡献,体现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智慧。据统计,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到6.3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达到145亿美元。中国企业已在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相关国家增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正在实施“十三五”规划,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施泰纳在担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期间,曾把“绿色金融”作为该机构的年度工作重点。他表示,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绿色金融”高度一致。 在中国政府和金融界的努力下,中国已出台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并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将绿色金融引入议程。施泰纳说,中国在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等方面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 4月2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创新日”的决议,确认创新对推动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这一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显示了创新作为推动可持续发展重要动力已成为广泛国际共识,中国方案再次为全球课题贡献智慧。 “生态文明”也是施泰纳尤为关注的中国词汇之一。他说,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中国政府近几年把自己的发展路径、教训和新的发展思路与世界分享,是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 (编辑:中国安防资质网 来源:长安网) |
地方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