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土县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民警: 与寂寞为伴 与苦寒抗争 在旅游达人圈子里,对新藏线上的“旅游牛人”有这样一项界定:在“死人沟”里睡过觉。倘若以此定义,西藏自治区日土县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的民警应该是“最牛的”。 泉水湖,一个被当地人习惯称为“死人沟”的地方。海拔5118米、年平均气温零下20摄氏度、永久冻土地带、缺氧……一连串的自然地理特征,让人不难理解它为何成为“死人沟”。 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就位于这个“可怕”的地方,地处西藏、新疆交界,是西藏自治区海拔最高的国道检查站。 这里七八月仍然需要生炉火取暖。图片来源:中国警察网 凿冰取水 检查站民警缪志彪的一天,是和同事们一起凿冰取水开始的。 泉水湖的水每年有8个月的冰冻期,余下4个月虽然是化冻期,却也经常可以看到浮冰。4月中旬的泉水湖,湖面依然被冻得结实。“冬天气温能到零下四五十摄氏度,我们的生活用水都是从湖里凿的,必须要我们自己出来抬,夏天可以用水泵抽。”缪志彪穿着厚厚的多功能服,扛着凿冰用的铁锹等工具,与同事一起走向湖面。 凿冰取完水,和同事交接完班,缪志彪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检查站除了要对来往车辆进行登记检查,还给过往路人提供热水、氧气和抗高反药物。地处无人区,检查站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救人于危难之中。民警帮过的群众多得记不清。 4月16日,记者在检查站采访过程中,遇到了从新疆经由泉水湖前往拉萨的郭先生。在检查站登记后,郭先生感觉身体不适。检查站民警根据症状,赶紧给他提供了氧气。郭先生边吸氧边对我们说:“下车后每走一步,头都一跳一跳地疼,民警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坚守岗位,非常让人敬佩。” 挑战“死人沟” 除了日常执勤,检查站民警还担负着巡逻任务。当天一大早,缪志彪和同事一起去海拔6000多米的山间垭口处巡逻。没有路,队伍在及膝深的积雪中跋涉,一次次被狂风吹倒,爬起、继续前进……一天的工作结束,返回宿舍,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联系。虽然通信信号时断时续,缪志彪还是尝试通过微信和远在云南的妻子视频通话。“不用担心我,我在这边一切都挺好的,身体也挺好的。”报喜不报忧,是每个检查站民警不约而同的做法。当看到视频画面中刚满2个月的女儿,缪志彪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一笑却让他干裂的嘴唇绷得生疼。 晚饭后,记者和民警围坐一起,听他们讲述泉水湖的故事。泉水湖在2013年之前被叫做“死人沟”,据说是因为60多年前进藏某部队的战士在此露宿一夜,第二天全因高原缺氧牺牲而得名。民警说,故事给群众带来的心理恐惧至今仍挥之不去,经过这里的群众,都会选择快速通过,谁也不会在这里停留过夜。 检查站民警成为第一批敢于尝试的人。在检查站建成前,站长普布扎西曾在湖边的帐篷里住了整整9个月,“风特别大,我们一天到晚最担心的就是帐篷被刮走。”普布扎西回忆,饭端出来,没过两分钟就凉了;早上洗脸,热水倒在脸盆里端到外面,回到帐篷拿上毛巾再出去,就会结上一层冰。说着,普布扎西忍不住摆摆手,不想再提起那段最苦的日子。 2014年9月,泉水湖一级公安检查站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检查站民警也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霸气的口号:挑战“死人沟”,唯我泉水湖。普布扎西说,泉水湖的每一位民警在这里都学会了与寂寞为伴、与苦寒抗争、与海拔叫板。 身心极限考验 检查站分为办公区和生活区。不到500平方米的地方,是除执勤巡逻外民警的全部活动范围。检查站每周的补给都要到268公里外的日土县购买,遇到大雪封路的时候,民警就只能靠泡面和糌粑度日。拉巴次仁是一名“90后”小伙子,在检查站工作了一年。他说,刚来的时候很不适应,跟自己想象中的公安工作完全不一样。如今,这段经历成了他宝贵的财富。 守在海拔5118米的泉水湖,每个民警都会出现高血压、高血脂、心跳过快、失眠、食欲差、脱发、牙齿松动等高原病。缪志彪在检查站工作了2年,刚满28岁的他就曾因心脏不适被送往医院急救过2次。在泉水湖坚守了4年的普布扎西,比起刚来时已经瘦了9千克。2016年体检时,他的身体已有14项指标异常。普布扎西说,日子多苦,都可以坚持,“对家里人、对亲戚朋友特别愧疚。”谈到家人,普布扎西眼圈红了,目光忍不住转向不远处的泉水湖。 普布扎西的话也是检查站民警普遍的心声。但说到守护边疆的使命,他们坚定:“在检查站待1分钟,就要尽到60秒的责任!”(刘建伟) 相关报道
|
地方
权威发布
中央
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