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办理 |  资质申报
 
 
 
 
资讯播报:

扶贫路:初到,扎根,再回望,他们把异乡当故乡

时间:2017-04-18 16:39:00 【字号 】 【关闭

  两年挂职 心的洗礼

  ——最高人民法院挂职干部吴海江、邓亮、骆惠华扶贫记

  在一阵喜庆的鞭炮声中,一条1500多米长的水泥路竣工了。河南省睢县保庙村历史上第一条硬化路的修缮,让村民出行的脚步轻快了许多。

  这是2016年的夏天,该村第一书记吴海江带给村民的又一个惊喜。

  差不多同一时间,挂职睢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邓亮,又一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为招商引资奔走。而不远处的宁陵县乔楼中学,34名师生即将奔赴北京,参加梦寐以求的夏令营。组织者是挂职宁陵县副县长的骆惠华。

  两年,三地,三个人的轨迹有了新的交集。因为同一个身份:最高人民法院挂职扶贫干部。

  钱从哪里来,项目如何引得进,产业怎么扶得起……这些扶贫攻坚绕不开、躲不过、拖不起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考验着他们。

  初到,扎根。再回望,这片贫瘠的土地正一点点发生着改变。而他们自己也经历了一次心的洗礼,铸造了人生的另一个形容词。

  “十佳书记”吴海江

  看到他们,你无法转身离开

  保庙村的午后,气温爬上了摄氏二十度。老人们扯着小凳坐在院门口,眯起眼睛享受初春的阳光。几个中年妇女叉开双脚坐在一堆花生前,将花生皮一粒粒地剥下。

  “吴书记,屋里坐会儿?”

  4月初的中原大地春暖花开,麦苗窜出一尺多高。行走在干净平整的村中小路上,吴海江与记者的谈话,不时被村民们热情的招呼声打断。

  在保庙村大多数村民的眼里,贫穷从来都是那么活生生地笼罩着他们的记忆与生活。

  没有资源,没有产业,几十年来只能土里刨食。生活环境更加不堪,下雨满街泥,污水满街淌,连村委会屋顶的电风扇都爬满了黑黢黢的苍蝇……

  “想象过条件会很差,没想到比想象的还差。”

  驻村第一书记吴海江(右一)到贫困户家中慰问。

  2015年8月,受中组部和最高人民法院委派,立案庭正处级调研员吴海江,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到保庙村走马上任了。

  “老吴啊,能行吗?”想到年过半百的吴海江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两年,陪他报到的同事忧心忡忡。

  “先当村民,再当村官。”吴海江告诫自己。

  第一个周末。一大早,吴海江就换上了从北京带来的布鞋,敲开了一扇扇木门。

  郭克义,年老多病无人赡养;李文功,因残致贫,三个孩子都是聋哑人,无工作;70多岁的老党员宋会芝和她的智障儿子生活在一起,土坯房年久失修……

  从村民家里出来,吴海江的心情异常沉重:全村509户1825人,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不足1800元。

  “吴书记来了没几天就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问大家需要什么,他能做些什么。”保庙村村支部书记郭克明感慨地说,他甚至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绝不回京。”

  问题出在哪儿?吴海江琢磨,村级工作需要一个好的带头人,需要一个团结有力的党支部。建个好支部,才是改变一个村庄贫困面貌的治本之策。

  有了最高人民法院支持的200万元扶贫资金,吴海江心里有了底。一年后,原本废弃的两间村室变成了有18间办公用房的现代化、标准化村室,党建活动室里挂上了鲜红的党旗,张贴了党建工作制度。

  “活动室投入使用那天,全体党员几乎都来了,大家很开心,老党员说‘几十年没有开过会了’。”

  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全县540个村室,咱这儿是一流的。

  “现在,我们每个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个季度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决策。”郭克明禁不住提高了声调,我们还新发展了2名党员,培养了2名入党积极分子。

  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也是村民矛盾最集中的领域。没多久,吴海江就“领教”了:第一次贴在村里的贫困户公示名单被人撕了下来。

  吴海江不信这个邪:“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更不能让统计掺水。”

  为做到公平公正,他带领村干部一遍遍走访摸底,最终确定了102个贫困户,比之前公布的150户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并为每一户制定了具体脱贫措施。

  最初的办法,村里为每个贫困户送来3只羊。然而,这种救济式扶贫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许多人不懂养殖知识,不到一年,这些羊病的病卖的卖。

  吴海江意识到,必须为保庙村建立起一个健康稳定的集体产业,才能让村民真正获得保障。

  经过多方考察并且同村两委商议,吴海江找到了河南云腾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打造了集养殖、种植、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3000亩云腾脱贫产业园。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动用工三种模式,不仅促进了保庙村脱贫,还带动周边20多个村群众就业致富,平均每户实现年收益5000元。

  “吴书记来了以后,我们村每天都发生着变化。”

  路灯亮了,下水道建好了,小学生们穿上了新校服,有了新课桌,用上了新电脑。娱乐有了文化广场,看病有了现代化的卫生室。大家都忙着干活挣钱,没时间打麻将了。在村民们眼里,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吴海江改变的不止这些。保庙村人居混杂,有14个姓氏家族,纠纷不断,曾是当地有名的上访村。这两年,却没有一个上访的。郭克明认为,这其中,吴海江搞法治宣传,主动化解矛盾,有很大功劳。

  在保庙村,土地纠纷最为常见。凭借30多年信访工作经验,只要发现邻里矛盾等社会不和谐问题,吴海江就“顺道”给调解了。

  2016年3月,一家农机供销合作社生产公司与村民因土地合同到期产生矛盾。吴海江一边安抚村民,一边与企业谈判。经过多次调解,矛盾妥善化解,村民们利益得到了最大化。

  粗算下来,这两年,他处理的邻里纠纷有30多起,化解各类不安定因素40多个。

  “海江大哥让我特别感动。”因名字相近,县委书记吴海燕亲切地称吴海江为“大哥”,说他在保庙村的这两年,老百姓致富有了门路,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最近,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重点贫困村的“逆袭”故事,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考察团。2016年,睢县重点工作观摩评比中,保庙村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产业园建设三项工作,均位居全县第一,吴海江被评为全市“十佳驻村第一书记”。

  “唉,时间不多了。”吴海江盘算着挂职结束前要做的几件事:继续改善村容村貌,帮村委建一个扶贫工厂,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关键是让村民彻底脱贫,永不返贫。”

  说完,他大步向前走去。

  “招商达人”邓亮

  对自己,必须有一个交代

  2017年新年钟声敲响时,邓亮正待在上海市长宁区一家经济型酒店里。他要赶在第二天参加上海市企业经营师协会年会,寻找可能合作的资源和机会。

  出门前,他特意梳了梳头发,一丝不苟地整理衣领。递出去的名片上印着:河南省睢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

  一个月后,参会的一家企业来睢县考察了。

  39岁的邓亮喜欢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就像他自己,出生在郑州,8岁随父母移居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基层法院工作4年,从办公室、刑事审判庭、立案庭,到最高人民法院审监庭,每一步变化都是一个美好的未来。

  邓亮(右)在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时与法定代表人陈磊交流。

  201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邓亮主动报名,决定用两年青春到扶贫县挂职。他的想法很简单:坐在机关里办案的时间很多,可要到农村体验人生,一辈子也许只有这一次。

  他几乎是用两年时间来提醒自己终究要离开的现实,所以,他把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当当:招商引资,服务园区企业,以及帮助城关镇周庄村脱贫。“我不能稀里糊涂说再见,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就这样,一个招商引资的“新人”,一头扎进了这一领域。

  招商难,为贫困县招商更难。面对我国经济下行较大的压力,邓亮使出浑身解数,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的资源几乎全用上了,手机里一下子多了十几个投资微信群,微信头像也被换成了自己的照片。用他自己的话说,招商也得跟上时代。

  通过微信,邓亮结识了不少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的工作人员和资本市场律师,甚至还认识了几位新三板公司的老板。在大量信息中,他不断进行筛选,认真了解有意向企业的背景情况,有重点地进行联系。

  2016年9月9日,一份红头文件受人瞩目。这是中国证监会下发的《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邓亮觉得自己一下子被戳中了。他拿起笔,在最亮眼的几行字下重重地画上了横线。

  随后,他在微信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借力证监会意见,凡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注册地变更为贫困县,IPO实行“即报即审、审过即发 ”政策。然后配了一张上市敲钟的图,发到朋友圈里“吆喝”。

  “这意味着国家给贫困县企业IPO开辟了绿色通道。”

  借着兴奋劲儿,他搭上高铁,8个多小时跑到了福州,第二天一大早从福州出发,下午在杭州拜访一位证券公司经理,晚上又赶到南京见另一位企业负责人。这两年,他为招商跑过的城市还有北京、上海、郑州、苏州、厦门、泉州……达20多个。

  一个个城市跑下来,邓亮收获满满,2016年12月,南京腾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食味道(河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继落户睢县,此外,还有多家意向企业在继续接触中。

  “目前,在我县落户的外地企业共有四家,他一个人就招了两家。”在吴海燕看来,这位来自最高人民法院的年轻干部不仅没有架子,对工作也是全身心地投入。

  顶着产业工人的光环,过上吃喝不愁的生活,宋彦霞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幸运。作为产业集聚区内豪锋国际鞋业有限公司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宋彦霞满足地说,她每天只需骑车20分钟就能来到厂里,每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

  利用担任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的便利条件,邓亮积极鼓励、安排有能力的贫困群众到园区打工。像宋彦霞这样回乡的青年,在睢县已经不是少数,他们看好家乡的原因都一样:在家门口就能致富。

  收获成功的同时,邓亮也有了新思考:要想让企业留得住、能致富,就必须为企业搞好服务。

  看好家乡的投资环境,在外打拼多年的本地青年陈磊,决定回乡创业,在园区成立了河南鼎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取得数十项新能源行业自主知识产权。最近,他正忙着公司上市的事儿。“我们的上市方案,邓主任都亲自把关。他还建议我们申请专利,组建上市团队,引进高水平人才。”

  “园区129家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他几乎都走遍了。”邓亮敬业、务实的工作作风令产业集聚区常务副主任周继强不住地赞叹。“他不断鼓励园区内具备一定实力、又有上市意愿的企业学习政策,为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打下基础。同时,还经常为企业解答法律问题,出谋划策,赢得了很多企业的信任。”

  一家企业与部分工人矛盾尖锐,企业管理层非常苦恼,希望政府出面制裁“带头人”。邓亮认为管理层的办法不妥,就亲自到企业一线,了解工人的真实想法。他一面对工人进行情绪疏导,一面对管理层如何与工人沟通提出建议,缓和了这家企业的劳资关系。

  一家能源管理企业因租用其设备的另一家企业破产,价值千万的设备无法取回。邓亮了解情况后,多方协调,不仅为企业要回了设备,还挽回了因停产导致的几百万元经济损失。

  “很多人都以为挂职干部是来镀金的,没想到动真格。”让产业集聚区副主任肖浩荡最为感叹的是,邓亮这个人能守得住时间,有时连续几周不回家。“去年端午节,正赶上县里抓小麦防火。邓亮带上工具一个人开着车巡视了全县20多个乡镇。两天,行程300多公里。”

  “回家了。”4月1日晚8时,邓亮忙完手头上的事,坐上了郑州至北京的火车,可以享受一个难得的小长假。3个多小时,这段路,他感觉很放松。看看新闻,打理朋友圈,再时不时翻翻儿子的照片。

  “小孩子的变化可真大,每一次回家他都给我惊喜。”

  那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有着大大的眼睛,常常呢喃着:“要是爸爸总在家里该有多好。”

  “法治县长”骆惠华

  为家乡谋,无心计得失

  睢县往东,近800平方公里土地上,同样掀起一股扶贫热潮。

  在宁陵县张弓镇管庄村,贫困这张网正被一点点揭开。

  变化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角落:村室前后的大坑被填平,灌成了现代化的文化广场,低矮破旧的危房被修缮一新,低洼不平的进村土路变成了车来车往的水泥大道。

  此外,管庄村还有了标准化的村室,有了家家户户张贴起的“法治村训”,有了闻名全县的箱包加工企业。而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出现一起上访或群体性事件。

  扶贫,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关乎社会稳定。

  “骆县长多次告诫我们,所有的扶贫措施都必须在法治框架内,运用法治思维来解决问题。”管庄村包村帮扶单位——县史志办主任马学庆说,骆县长分管史志办,在对管庄村帮扶的过程中,他强调了三个“依法”,依法召开群众大会,依法补偿拆迁群众,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骆惠华(右一)慰问贫困大学生家庭。

  对骆惠华来说,宁陵县这片土地并不陌生。47年前,他在临县夏邑出生、长大。但现在,走出去又回来的他,开始以建设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

  儿时清澈的河塘污染枯竭了,曾经的蓝天成了奢望。一条国道穿城而过,交错几条小街,构成了县城的骨架。公交车在坑洼的路上驶过,扬起一路灰尘。

  他心痛地发现,这个传统的农业县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大城市的通病,而唯一不变的仍是贫穷。

  2015年4月至今,骆惠华以河南省宁陵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身份在这里工作了两年。每一天,他都在思考着如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为掌握实情,骆惠华一上任就带上亲手制作的贫困户登记卡,不要村干部陪同,挨家挨户对自己联系的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

  两个月后,他坐不住了。

  骆惠华发现,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种致贫因素,目前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那就是法治的疲软和缺位。曾在检察、人大和法院系统工作过的他,对于加强法治建设助力脱贫问题有独到的观察和思考。

  深夜12时,骆惠华来了劲头。他坐在电脑前,将自己的体会写了出来。在这篇《精准扶贫,需补齐法治短板》的报告中,骆惠华直言:“法治不力是致贫的重要潜在因素。”

  如何保障精准扶贫?他提出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实行扶贫政务公开、加大扶贫审计、适时制定扶贫法规等建议。总而言之一句话,充分发挥法治对扶贫的保障作用。

  挂职期间,骆惠华分管大项目和招商引资。利用这个契机,他从完善政策体系入手,修订了宁陵县关于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开放招商等相关文件。2015年至今,全县共引进省外资金137.4亿元,签约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2个。服务环境的改善,逐渐成为客商竞相投资宁陵的一张名片。

  看着一片片有待发展的土地,骆惠华经常站在田间陷入沉思。“提升基层干部素质,培养脱贫致富带头人至关重要。”

  2016年11月,骆惠华协调国家法官学院,组织了10名村支书赴北京韩村河等地,学习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

  “真是一片新天地。”乔楼乡吴庄村村支部书记吴西会不住地感叹。从北京回来的路上,他就打算好了,要在村子里成立一个种植合作社、一个养殖合作社和一个金银花加工合作社。

  “最高人民法院拨款200万元帮助我们村建设基础设施。”吴西会指着已经定稿的《吴庄村文化中心广场建设规划图》说,下次你再来,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吴庄村!

  骆惠华认为扶贫需从节约开始。一次去珠海招商,正赶上航展,宾馆房价大幅提高,他就打电话联系到同学家蹭住了一晚。走后,同学在群里发微信感慨:“骆县长夙夜为公,两袖清风,令我敬佩!”

  还有一次,他到佛山招商,老板接过他的名片后好生打量,不解地问:“就你自己,一个人来?”

  “我们本就是来扶贫的,所以干什么都要精打细算,考虑成本,能省则省。”骆惠华认真地说。

  除了建言献策,骆惠华更注重身体力行。“既要做好指挥员,更要当好战斗员”,这是他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作为扶贫措施,骆惠华协调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先后购买几批宁陵酥梨。为保证质量,价格合理,他亲自到梨园选择农户,监督包装。有一次正赶上天下小雨,为不淋湿包装箱,他爬到车上与十几个村民一起马不停蹄装车,连续奋战3个多小时,第二天腰酸背痛差点起不来床。组织乔楼中学师生到北京夏令营,他亲自抱着一摞户口簿,冒着瓢泼大雨穿梭几个售票点,最终又不得不跑到几十里外的火车站,才把票订下来。

  “不管分内分外,只要是安排给他的工作从来没有讲过条件。”两年的工作接触,让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心生感动。

  挂职的这两年,骆惠华家里发生很多事。在记者再三追问下,他终于开了口——

  妻子身体不好,有两次晕倒在地铁里。前不久胰腺炎突发,孩子一个人陪着住了三天院。孩子高考,他没能在身边。一次校园意外事故中,因处置不当,孩子脸上留下了一道疤痕……

  骆惠华说着,语气突然凝重起来。低眉间,他已两鬓斑白。

  记者手记

  来过,但未曾离开从河南省商丘市采访归来,那一块块盖着塑料大棚的庄稼地时常出现在记者的记忆中。大棚的前面挂着承包人的名签,这是每个贫苦户的脱贫“圣地”——没有文化、没有手艺,他们唯一拥有的就是力气。

  两年,对于三位挂职干部而言,是一段难以磨灭的人生记忆。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把这里当成驿站,而是自己的另一个故乡,一片亟待改变的土地,一群需要帮助的亲人。

  村里有孩子大学毕业,欠了3800元学费拿不到毕业证。吴海江听说后,自掏腰包补齐了学费。一位他帮助过的聋哑人,见到日渐消瘦的吴海江,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比划着让他补身体……

  “招商达人”邓亮,一个人出差就住经济型酒店,和同事在一起时也只登记一个标间。但在招商微信群发红包,常常是一两百元地发。几个月时间,数额有3000元上下……

  骆惠华在工作之余,默默资助困难群众。这两年,他直接帮助过的有十几个人,花费少说也有近万元……

  这些事,他们很少讲,但却有人给他们记着。

  记者并不想用奉献、付出、高尚来定义自己的感受,因为,在挂职干部看来,他们只是把老百姓的脱贫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初衷简单而自然。

  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每一个采访对象都会对记者说上这样一句话,真希望他们“再留两年”。(记者 李 阳)

(编辑:中国安防资质网 来源:长安网)
 
地方
C1
权威发布
C3
中央
C4
地方
script>